分享的結晶
 

 

 

文章發表

 

 

編選教材的理念與做法

  • 「全國教師會選編教材成果發表記者會」新聞稿 92.05.08

  • 中小學教師教學研究會英語領域召集人

  • 台北市興雅國中林淑媛老師

 

 

 

 

為何要選編教材

我們過去在學校學過英語,脫離校園之後有多少人仍繼續「終身學習」或應用所學於生活中?答案是令人感到心虛的。因為,我們每個人求學時篤定英語很重要,卻只為應付升學。只要把學校教科書背得滾瓜爛熟就可以得高分。學校老師只要依教科書的句子出考題,讓學生機械性反覆練習,造就高分菁英就代表「名師出高徒」。學生與老師都豢養在教科書的狹隘世界裡。學生出校園不敢說、聽不懂、讀不來、寫不出與生活有關的英語文,不出國更不需要瞭解世界與我有何干。英語,真的只是「應付升學考試的工具」嗎 ?

大家都知道這邏輯是很荒唐的,可是我們卻代代相傳這樣的矛盾心情。要終結這樣矛盾的心情,針對校園的老師,我們要「選編教材」 !

除了教科書,英語教師比其他領域更慶幸的是坊間的英語教材多得不可勝數,因此,許多英語老師除了一本部編的教科書之外,更會取坊間的書籍刊物補充所學。但是,自從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教科書開放民間審定版後,老師害怕基本學力測驗範圍廣泛,害怕考出來的題目沒教到,而背負「歷史罪人」的臭名。家長與學校也害怕只挑一版本教科書應付不了基本學力測驗而暗自多訂幾個版本,地毯式的全面學習,讓親、師、生都安心。但是,我們真的都「安心」了嗎?讀完了所有的教科書,就萬無一失了嗎?孩子受得了嗎?老師不累嗎?

要終結這樣矛盾的心情,針對校園的老師,我們更要「選編教材」!

 

教科書≠教材

九年一貫總綱賦予老師選編教材的空間,因為統一的教科書無法照顧不同學生的需求,無法符合各地區域的學習環境,無法貼近教師教學彈性自主。英語的關係子句和中文結構大不相同,三課課文就帶過,學生學不來。想對外國人介紹本地城隍廟的歷史源流,教科書沒教。教師想安排端午節節慶活動教學,卻不容於教科書進度計畫內……教科書的確是建構我們知識體系的來源,但是,以教科書為唯一教材,我們卻失去更寬廣的學習天空。如果我們把「My Heart Will Go On」(電影「鐵達尼號      Titanic」主題曲)導入英語「未來式」的結構,豐富的不只是英語語言學習,還有學生的興趣。由電影統整文化、歷史、地理、地球科學、社會……等等許多內涵。流行歌曲也是教材,電影娛樂也是教材,資訊科技、兩性議題、更是可以藉這部電影導入教學裡。所以,生活中「處處是教材」!透過教師專業的選編與規劃作業,將生活中的素材化為課堂可用的教材,教科書不是唯一的教材來源。

 

社會資源=教材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但是我們的孩子完成個人的最高學歷後,離開校園卻不再繼續閱聽,管理知識,提升品格,而鎮日汲汲營營於生活溫飽或財富累積。政府過去提倡「書香社會」就是反應國人普遍缺乏持續的閱讀習慣,但是這運動也無疾而終。因為,根源在於,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校園,沒有建立延伸學習的機制!這機制就是「導入社會資源」 !

迪斯奈的卡通片人人稱讚,卻仍只是「家用娛樂片」。如果把「獅子王」(Lion King)中的一段小獅乞求母獅放給他們自由去玩的一段導入「祈使句」的教學中,模仿祈使句的語調與使用場合,以後,孩子就會注意聽其他的片子豐富的語調與聲音表達,英語,可不是死板版的複誦錄音帶字正腔圓的音調。以後,孩子出了社會,愛看迪斯奈的卡通片依然不變,更懂得「深入欣賞」,還會告訴自己的孩子怎麼從中學習……「終身學習」,唯愛與榜樣而已!愛看、愛聽、愛讀,甚至愛寫愛畫……,社會各種優良出版品就可以是校園優質教材來源,學校不該再是「學習孤島」,當社會優秀資源導入校園內,透過教師專業選編,讓孩子在校的學習可以應用到生活,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可以延伸在校所學,學校與社區的「總體營造」才可以落實,社會教育的功能才可發揮,而不再偏於學校教育。「時時是教育」才可讓每個人,不論學生、教師、社會人士,達成「終身學習」的理想!

 

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過去因教科書為唯一的教材,教師只是「教科書代言人」,課程設計、教材選編、教學評鑑等專業能力日漸退化,專業素養無從發揮。如今,九年一貫綱要還給老師教學自主權時,老師卻惶恐。不是不能也,只是禁錮已久的能力重見天日時的顛簸。如果適時攙扶,練習走幾步路,就可以走得自然順暢,再走習慣了,就可以奔馳跳躍,馳騁廣袤的大地,享受自然的馨芳。希望藉由選編教材的理念導入與實務練習,藉研習鼓勵老師團隊合作創新教學,切磋琢磨,相互支援與分享,教師專業得以成長。回歸校園,更自如運用生活周遭的素材,英語報紙雜誌、流行歌曲、餐廳菜單、廣告文宣、小說劇本、電影新聞……都是可以應用於課堂上的學習。

當孩子游仞於寬闊的領域時,基本學力測驗考什麼? Who f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