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咖啡屋
 

 

 

小品部落格

 

 

深水無聲

 

 

 

 改編自靈心

留言告知版權

中國有很多成語或俗話都在形容越是有真才實學、真功夫的人,越是深藏不露。比如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桶水搖不響、半桶水響叮噹」等等。大智若愚這句成語的典故源自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寫給同樣是大文學家歐陽修的一封信。歐陽修當時是太子的老師,所以蘇東坡尊稱他作歐陽少師。歐陽修和蘇東坡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過蘇東坡算是歐陽修的後輩,剛進京時,因受到歐陽修的大力提攜,所以蘇東坡對歐陽修一直非常佩服。歐陽修在辭官獲准後,蘇東坡寫了封信恭賀他,信中用「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稱頌歐陽修的勇氣與智慧。

早在《老子》中就有「大巧若拙」這句話,意思是:「真正靈巧的人,往往外表看起來似乎笨拙。」蘇的這兩句話明顯是從大巧若拙衍伸出來的,也就是說真正有勇氣的人,反而不會去彰顯他的勇敢;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不會去賣弄他的聰明。

其實,不輕易把自己的真才實學表露出來,是需要一番修為的。我們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肯定,所以很多時候求表現,有一點東西唯恐別人不知道,一定要炫耀一下,這種人很常見的是不是?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華爾特• 雷利 ( Walter Raleigh, 1552--1618 ) 曾經寫過一首名為《沉默的戀人》(The Silent Lover) 的詩,他在詩中把激情喻為流水,詩中寫到:『流水比喻激情最妥,淺水淙淙而深水無聲;恰如情思倘若傾吐,可知心底了無深情。戀人如若甜言蜜語,骨子裡就會虛情假意。」

其實,人世間的真誠與善良又何嘗不像流水一樣,並不需要刻意的去誇張和宣揚,人只有在平靜與祥和的心態中才能達到崇高的思想境界。

小時候曾聽一個老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上午,有一位父親邀他的兒子一同到林間漫步,他的兒子高興的答應了。

父子倆在一個彎道處停了下來。在短暫的沉默之後,父親問兒子:除了小鳥的歌唱之外,你還聽到了什麼聲音?

兒子仔細的聽了幾秒鐘之後回答父親:「我聽到了馬車的聲音。」

父親說:「對,那是一輛空馬車。」

兒子驚奇的問他的父親:「我們又沒看見,您怎麼知道那是一輛空馬車?」

父親答道:「從聲音就能輕易的分辨出是不是空馬車。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後來兒子長大成人,每當他看到口若懸河、粗暴的打斷別人的談話、自以為是、目空一切、貶低別人的人,他都感覺好像是父親在自己的耳邊說: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

那些有渡河經驗的人,在涉水之前,總會習慣地抓起一塊石頭投入水中以估計水深。水花濺得越高,河水也就越淺。相反,那濺不起多大水花、聽不見多大水聲的地方必定深不可測……靜水流深,深水無聲。馬車越空,噪音就越大。不顯山,不露水,不虛張,想必做人,也該如此吧!以此來品人和感悟人生,我們將會注意到以平心靜氣的口吻與別人的談話,可以避免爭吵以及學會更多的傾聽別人的聲音,而不是一味的強調自己的主張。

十幾年前,在中國北方某縣城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群青年地痞輪番上陣,在街頭痛毆一個體格健壯、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一陣暴打之後,那位中年人鼻孔與嘴唇都在流血,然而奇怪的是他不但不還手,面對打過來的拳腳他也不躲也不閃,旁邊看熱鬧的人都以為他是一個傻子。有個老年人看後十分不忍心,就在那些地痞走後上前為他擦洗臉上的血跡。沒想到仔細一看,老年人才猛然發現,這個中年人原來是隔壁縣城一所武術學校的專職教練,而且還在專業的比賽中得過獎牌呢!

於是老年人不解的問他:「以你的身手與功夫,對付這幾個地痞流氓綽綽有餘,為什麼被打成這樣還不還手?」 那位中年人平靜的回答說:「練武之人要講究武德。他們打我幾下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我如果還手就有可能鬧出人命官司了。另外與幾個不懂武功的地痞流氓過招,我還怕弄髒了我的手。」周圍的人聽到此話之後,有的人表示敬佩,也有許多人不以為然。

由此聯想到古代韓信受辱於胯下的典故。如果當時韓信憑著血氣之勇,一劍砍了那個地痞無賴的腦袋,雖然可以免去鑽過胯下的羞辱,但是吃上了人命官司之後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因此韓信忍受了胯下之恥的行為既不是懦弱,也不是愚蠢,而是具有大忍之心的大智慧者的崇高的表現,後來韓信受拜為漢朝的大將軍,為漢朝的統一所立下的豐功偉績也充分說明了他是一個具有大智慧的人。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貪圖一時的痛快與眼前的實際利益只不過是小聰明而已。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不以成敗論英雄、不計較人世間的得失,以大忍之心善待天下所有的眾生,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者的表現。 

 

如果把大智若愚和到處宣揚自己有多厲害兩種類型擺在眼前,大家都會選擇做一個大智若愚的人吧?只是前提要有大智才行對吧!怎麼能有大智呢?擁有世間一切學識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嗎?還是已超脫世俗、可以看透一切人生真理的人算是有大智慧呢?這全憑自己判斷及選擇。